鬼才导演马克:拍好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
被业界称为“王家卫式”的鬼才导演马克,2003年就职于山东广播电视台,在单位主要从事导演和栏目策划工作,基于这个原因,他与影视结下了不解之缘。2011年冬季,马克调入在山东较有影响的《齐鲁周刊》社工作,从社长助理到副社长职位,于2017年的9月,马克在单位辞职,立志要在影视界甩开膀子大干一场。同时他邀约了一帮热爱影视的同仁一起成立了“马克电影工作室”,专业承制影视剧的拍摄、后期制作、音乐的制作、艺人培训和艺人经纪的工作。
马克不仅仅是一个影视剧导演,还具有剧本创作特长,他的影视作品绝大部分都是由他来担当编剧或者参与剧本的创作,被圈内称为“鬼才导演”,近两年马克完成了十余部电影作品,如《祸起高利贷》、《马克爸爸》、《狗血青春》、《听.海哭的声音》、《有賊自远方来》等…2017年9月刚刚杀青一部中国首部一带一路献礼故事片《马尼拉之恋》。其中较为有影响的,反应留守儿童的电影《爸爸不要丢下我》和反映新农村建设的电影《青春坐标》被央六收购。今年他的一部电影《我的父亲是保安》在电影家协会举办的电影大赛中荣获故事片二等奖。在马克导演不懈的努力下,他在山东乃至全国已经名声鹊起。
马克导演对影视的执着几乎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,每一部戏从创作,到筹备,到开机到后期,他都兢兢业业,始终精力充沛,工作状态亢奋的令人羡慕、敬仰。跟他拍过戏的剧组人员无不佩服他的精力和这份执着。马克说:投资人相信咱,把钱投到咱这里,无论是信任还是对作品的负责,都必须认认真真把工作做好。马克导演的这份执着认真和他的“鬼才”吸引了众多的投资方带资金慕名而来。因此他的电影一部接一部,从不愁拍摄的资金,据了解,截止目前投资电影的出品方都在“排队”等候,非马克导演不投,目前拍摄的作品已经排期到2019年,这也算是马克导演最大的人生收获了。
马克导演很珍惜投资方对他这份来之不易的信任,所以每一部作品的各项工作他都亲力亲为,事无巨细的去安排,去做。
马克导演认为电影说到底就是讲故事,你讲好了,生动了,真实了自然就会有观众缘。马克导演性格豪爽开朗的他本身就自带幽默、喜剧基因。这也给他的创作带来了一定的益处。
很多跟过马克导演剧组的人员都反应说他在拍戏时对工作过于苛刻,过于较真。只要参与他的电影拍摄,马克基本都要求演员从头到尾跟组在现场学习,他的用意在于让每一位演员做到再一次熟悉电影剧情,避免现场改戏,造成演员不能及时熟悉剧情。同时也是让每一位演员熟悉了解导演的拍摄手法,从而增加导演和演员之间的合作默契。马克导演在现场随即发挥更是他一大特长,在剧情和画面上马克无时不在琢磨。当他开始准备一部电影的时候,他脑海里总是出现很多想法,并使自己相信它们就会是我想要拍的东西。 一个电影计划的根就是这种想表达某件事物的内在需要。能滋养这根并让它长成大树的是剧本,再能让这大树开花结果就得靠导演了。
马克导演说:任何一个导演都希望一大拨具有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人跟从他,跟他并肩工作。 导演就是前线指挥官,从制作开始到结束,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事。导演必须能应付任何情况,必须得有领导才能,具有驾驭片场的气场和统筹大局的能力!这样才能顺利的拍摄一部完美称心的影视作品。
马克导演自己的经历还有他读过的东西都保留在他的记忆里,成为他创作新作品的基础。他说:我没办法无中生有。因爲这个缘故, 看书的时候我总是在手边放一个笔记本,就连平时睡觉都会在床头柜上放一个记事本,往往一些创作来源于梦境,这习惯从我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有了。每当开始动笔写剧本的时候,我就去读它们。我总是能在它们中的某个地方找到突破点。即使是一句对白我也会从这些笔记本里找启发。
马克导演是圈内公认会调教演员的导演。在片场常给演员说要压住戏,不要着急,稳稳的往前走,所谓演戏,不仅仅要“演”,关键是要有“戏”,这跟舞台是不一样的。
拍片子的时候马克导演的眼睛总能抓住哪怕是很微小的细节。 但是这并不意味著他得死死地盯著看。摄像机在转的时候马克导演很少直盯盯的看演员,而是把自己的目光放到其他什么地方。这样的话他完全能立刻感觉出来哪里出问题了。他说: 关注一个东西并不意味著你得死盯着它,而是得用一种自然的方式感觉它。我认为这就是能剧作家和理论家世阿弥所说的“超然的注视”。
工作时马克导演常被人指责说在现场对各组工作过于苛刻,而马克导演认为每一份认真就是对投资人多一分尊重,对观众多一分交代,每个细节虽说不一定能呈现在荧屏上,但在现场的演员心里增加了一份真实感受,更容易进入剧中角色。
马克导演,一个执着于影视工作的“狂人”,一个导演界的新星,一个业界个性十足的“鬼才导演”!一直在努力“拍好中国电影,讲好中国故事”。
相关资讯
评论
- 评论加载中...